推广 热搜: 华中特产  华东特产  华南特产  北特产  西南特产  东特产  山东特产  湖北特产  四川特产  西北特产 

宜兴特产-宜兴紫砂

   日期:2024-04-19     来源:美滋滋特产网    浏览:94    评论:0    
核心提示:宜兴特产-宜兴紫砂宜兴紫砂,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宜兴紫砂器(壶)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
QQ浏览器截图20240419112747
宜兴特产-宜兴紫砂
宜兴紫砂,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宜兴紫砂器(壶)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故得名。在拍卖市场行情看涨,是具有收藏的“古董”,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一壶难求,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据说紫砂壶的创始人是中国明朝的供春。因为有了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紫砂壶才这样珍贵,令人回味无穷。更加上紫砂壶泡茶的好处、和茶禅一味的文化,这就又增加了紫砂高贵不俗的雅韵。
2013年12月2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宜兴紫砂”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宜兴的紫砂器以泥质细腻、呈色丰富、形质新颖和纹饰多样而形成特色。艺人们对选料炼泥特别重视,所用陶土一般要经过窖藏、淘洗等工序。成品颜色呈现朱砂、暗肝、雪莉、松花、豆青、轻赭、淡黑、古铜等色调。造型能根据自然界中的鸟兽瓜果的形象进行塑作,并施以丰富多样的纹饰加以美化。
原料
成分
紫砂泥料原深藏于岩石层下,分布于甲泥的泥层之间,矿层厚度几十公分到一米左右,其化学成分为含铁质粘土粉砂岩。紫泥主要矿物成分为水云母,及不等量的高岭岩、石英、云母屑和铁。
分类
紫砂壶的原料是紫砂泥,紫砂泥是一种矿土,紫砂矿土经过挑拣、风化,研磨,在不添加其它任何材料成份的基础上,制成可以做壶的原矿紫砂泥。紫砂泥主要分为紫泥、段泥、朱泥,因为紫砂泥的特殊性,在烧制过程中,不同的温度会产生不同的颜色,主要颜色有红色(清水泥、朱泥常温)、紫色(紫泥常温)、黑色(好紫泥高温)、白色(段泥高温)、黄色(段泥常温)五种颜色,紫砂泥有如此神奇的变化,故紫砂泥又称“五色土”。紫砂泥的烧成温度在1150—1210°C之间,即烧成软化点为Sk1—4号火标。
1.可塑性好。以紫泥为例,它的液限为33.4%,塑限15.9%,指数为17.5,属高可塑性,可任意加工成大小各异的不同造型。制作时粘合力强,但又不粘工具不粘手。如嘴、把均可单独制成,再粘到壶体上后可以加泥雕琢加工施艺;方型器皿的泥片接成型可用脂泥(多加水分即可)粘接,再进行加工。这样大的工艺容量,就为陶艺家充分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施展工艺技巧,提供了物质保证。
2.干燥收缩率小。紫砂陶从泥坯成型到烧成收缩约8%左右,烧成温度范围较宽,变形率小,生坯强度大,因此茶壶的口盖能做到严丝合缝,造型轮廓线条规矩严而不致扭曲。把手可以比瓷壶的粗,不怕壶口面失圆,这样与嘴比例合度,另外可以做敞口的器皿及口面与壶身同样大的大口面茶壶。
3.紫砂泥本身不需要加配其它原料就能单独成陶。成品陶中有双重气孔结构,一为闭口气孔,是团聚体内部的气孔;一为开口气孔,是包裹在团聚体周围的气孔群。这就使紫砂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气孔微细密度高具有较强的吸附力,而施釉的陶瓷茶壶这种功能就比较欠缺。同时茶壶本身是精密合理的造型,壶口壶盖配合严密,位移公差小于0.5毫米,减少了混有黄曲霉菌等霉菌的空气流入壶内的渠道。因而,就能较长时间地保持茶叶的色香味,相对地推迟了茶叶变质发馊的时间。其冷热急变性能也好,即便开水冲泡后再急入冷水中也不炸不裂。
4.紫砂泥土成型后不需要施釉,它平整光滑的外形,用的时间越久,把摩的时间越长,他就会发黯然之光。这也是其他质地的陶土无法比拟的。正因为紫砂陶有如此优良的性能,加上精巧的制作技艺,符合科学的生产技艺,多彩多姿的器物造型,以及它的实用功能,所以能够成为世界名陶。
制作工具
紫砂成型工具可分两大类,一是常用工具,即每茗壶都必须用的工具。二是制作某一造型配置的专用器具。这些工具,经壶艺家自己加工、修整而成。其材质有:铁、木、铜、竹、牛角、皮革、塑料等。物尽其用,它是无数紫砂艺人智慧的结晶,亦是独特紫砂工艺产生的制作语言。
(1)搭子:用檀树、枣木、红木等硬质木制成,为打泥条、泥片、捶泥用途。
(2)竹拍子:以竹为材料,依用途需要,大小形制各异。用于方器拍身筒,壶内细部处理,是常备的工具之一。(3)鳑鮍刀、牙子、挖嘴刀、开口刀:此类用具均以钢铁为材质制成,刀刃锋利、用于切削泥片。形似小鱼和柳叶状,用途极广,每个角度皆有其功能。
(4)木拍子:用柏树、枣木、红木等硬质木制成,用来拍圆壶身筒、方器等口面的平整,可以依据壶体的大小决定木拍子的尺度。
(5)尖刀、滴棒:以金属、竹木、塑料为材质制作,按制壶的用途修饰壶平面,转折打光和壶的局部、细部。
(6)各种矩车:有规车、墙车及特殊规格用途的矩车,具圆规功能的工具,主要用于裁制泥片。由竹、木、铁钉制成、调整固定件高低,可取得特殊功能。
(6)线梗:俗称丝尺。由牛角、竹、木等材质制成。可按型制要求,作其专用工具,用于清理壶上各种凹凸装饰线,使线面挺括、均正、光洁。
(7)复只、勒只:以竹、牛角制成.复只、勒只配套使用,用于泥片间脂泥交接,交合线转折,使其光挺。
(8)明针:俗称牛角片。由牛角制成,刮削成不同厚薄,且有弹性。用于加工打光壶身、壶嘴、壶把、壶盖、壶钮、筋纹等光滑细腻的表面,是制作紫砂壶中必不可少的工具。(9)虚坨、瓤只:虚坨俗称凸型秤,用石膏、紫砂泥制作,为辅助模具,用于壶凸面的辅助模工具。瓤只俗称凹型秤,用于制壶凹面的辅助模具。
(10)木转盘、辘轳:用于制壶时打身筒及制壶的全过程的辅助工具。
(11)篾只:以竹制成,用以规整壶身、壶盖的弧度。
(12)独果、毛皮布等其它工具:除上述介绍的制作工具之外,还有配套小工具,顶柱和木榔头,配合使用钤底部印章;木鸡子,用于规整圆壶口部;.独果,用于圆整壶嘴;滴眼,用于花塑器壶的桩头;挖嘴刀,用于挖嘴孔内壁;铜管,用于钻眼孔;刮底石,用于规整壶底;各种壶口盖样板,紫砂壶口、壶盖的规范,靠精密的样板加工校正;各种盖座,紫砂壶口、壶盖配合的平整,靠盖座制作修整。
制作工艺
宜兴紫砂主要以手工成型,以壶为例,成型分为“打身筒”和“片接法”两种。所谓打身筒,就是拍打壶体的身筒,以圆形为主。每个成型技艺人员都备有一张泥凳,将练制好的湿润适度的紫砂泥放在泥凳上,用木质的搭子,把泥料拍打成薄薄的泥条,用矩车划出长短适合于壶体身筒的泥片,划出圆形的口盖和壶底泥片,身筒卷成圆柱形,再用拍子慢慢拍打,让壶肚胀大,将上部或下部收敛成壶口或壶底,使之与自己设计的造型相吻合,稍待干燥后分别装上壶把、壶嘴,配上壶盖,再一遍又一遍的用“明针”刮压、修整、加工,精心制作成符合创意的完美艺术品。
所谓“片接法”就是泥片镶接成型。在制作方器的时候,如方壶,方瓶,把打好和划好的泥片用泥浆粘接成壶身。这种技法体现了紫砂成型的特点,发挥了泥料的优越性,反映出材质对造型的表现力。泥片镶接的角度、斜面都要精确的计算,达到角直、线挺、面平的要求。基本成型之后,后期的加工技术仍非常重要,通过手工技术,将毛坯修理得平整光滑,线条分明,轮廓周正,进而达到触感玉润,浑成一体的艺术效果。
历史渊源
 
紫砂器是指一种由质地细腻、含铁量高的特殊陶土制成的无釉细陶器,一般呈赤褐、淡黄或紫色。
宜兴陶瓷传说有很多,早在四、五千年前原始社会晚期,就有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烧造陶瓷了。商周时期已有几何、印纹陶和早期的青瓷出现,到秦、汉、宋、明、清至今,陶瓷生产演进迅猛。
紫砂陶始于北宋,盛于明清,繁荣于当今。宜兴紫砂以其造型独特、工艺精湛、原料性能优异的特点闻名于世。
宜兴紫砂从清末至民初,依然是家庭作坊式生产。通常是技艺人员自选泥料做成陶坯,然后委托窑户烧成,或者由窑户老板收购坯件,烧制后上市。抗日战争时期,7座紫砂龙窑和100多间厂房相继被毁,技工大量流散。抗日战争胜利至新中国成立之前这一阶段,紫砂业一片萧条,几乎陷入后继无人的境地。 [1]
新中国成立后,紫砂产业开始恢复。1950年11月,成立宜兴紫砂产销联合营业处。1954年10月成立紫砂生产工场,同年12月组建紫砂工场,产量44万件,产值5.9万元。1955年,组成宜兴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主要生产茶壶。1956年紫砂陶产量90万件(其中出口28.2万件),总产值55万元。1958年4月建立宜兴紫砂工艺厂。1963年,宜兴紫砂工艺厂从业人员578人,年产量109万件,年产值72.7万元。1966年,厂里成立紫砂中心试验室,负责技术培训和产品创新。
宜兴紫砂工艺厂到1990年完成产值1371万元,实现利润341万元,创汇181万美元。产值、利润分别比1978年增长5.5倍和6.2倍。1982年,丁蜀镇郊的周墅乡办起了周墅紫砂厂。1985年改名为宜兴紫砂工艺二厂,属镇办集体企业。至1987年发展到拥有1260多名职工,年产值1008万元,出口创汇20万美元,利润193万元的规模企业,产品获省、部优质产品称号。1990年累计出口紫砂陶80万件,创汇278万美元,占宜兴陶瓷创汇总额的44.5%。宜兴紫砂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荣获国际、国内大奖100多项,如,1984年紫砂百寿瓶和竹简茶具获德国莱比锡春季博览会金奖。1991年被评定为国家二级企业,生产各类紫砂陶1000余种。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宜兴紫砂空前繁荣,内外销出现前所未有的好势头,紫砂收藏热遍及港台和大陆。由于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紫砂行业重新“洗牌”,在机制和体制的创新中,生产经营的方式回归到民营和作坊式。原来的宜兴紫砂工艺厂更名为宜兴方圆紫砂工艺有限公司,宜兴紫砂工艺二厂也改名为江苏艺兴紫砂陶股有限公司,同时又派生出宜兴长乐弘陶艺有限公司、宜兴市阳羡茗陶苑等数十家以制作紫砂壶为主的股份制或民营企业和上千家个体作坊,还有二百多家紫砂花盆生产企业,从业人员逾3万人,产值超10亿元。宜兴已拥有5个紫砂专业村,紫砂产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支撑。
产品荣誉
 
2006年12月,宜兴紫砂制作技艺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6月,宜兴紫砂被国家工商行政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2008年,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被正式列入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候选项目库。
2013年12月2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宜兴紫砂”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打赏
 
更多>同类特产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特产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  桂ICP备17006920号-2
美滋滋特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