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的鸡头米也是一绝。这种鸡头米刺很少,香气浓郁、吃口软糯,被称为“南芡”,不像“北芡”那样浑身是刺,很难采摘和剥肉。
鸡头米是百姓对芡实的俗称,我国芡实以苏州南芡为著名。苏州民间食用鸡头米的方法很多,最大众的吃法就是鸡头米羹。其制作方法十分简便,将锅中水烧开后把新鲜鸡头米放入锅中,煮沸后以藕粉勾芡,出锅后加入少许糖桂花即可装碗入盆。
苏州鸡头米又称苏芡,是芡实的一种,水八仙之一,原产地在苏州的芡实称为苏芡,睡莲科水生草本植物芡Euryale ferox Salisb 的种仁,分新鲜和干米两种成品,又称鸡头米、水鸡头、鸡头苞、鸡嘴莲、刺莲蓬实。
真假鉴别
苏芡与芡实的区别苏芡:仅在苏州及苏州周边区域栽种,品种有别与其他区域的芡实,果实大而无刺,采摘手法也有讲究,大多为手工剥壳,新鲜果肉呈嫩黄色,干燥果实呈米白色,口感软糯香嫩,因其加工过程暂时还无法用机器完全替代,故价格居高不下。芡实:国内很多省份均有生长,果实小而有刺,仅有干燥成品,果肉暗红色,难以煮烂,嚼之有残渣,大多为药用,或磨粉做米糊,因其价格低廉,故而有很多不法奸商将其磨皮冒充苏芡高价出售,坑害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