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华中特产  华东特产  华南特产  北特产  西南特产  东特产  山东特产  湖北特产  四川特产  西北特产 

徽县特产-徽县紫皮大蒜

   日期:2024-04-24     来源:美滋滋特产网    浏览:96    评论:0    
核心提示:徽县特产-徽县紫皮大蒜徽县紫皮大蒜,甘肃省陇南市徽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徽县紫皮大蒜产区位于嘉陵江上游西秦岭南麓的
QQ浏览器截图20240424104515
徽县特产-徽县紫皮大蒜
徽县紫皮大蒜,甘肃省陇南市徽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徽县紫皮大蒜产区位于嘉陵江上游西秦岭南麓的徽成盆地腹心,光、热、水、气、土资源充足而协调,是中国秋播越冬大蒜最适宜的产区之一,尤其是冲积——洪积型土壤母质中特有的硒、锗等矿物质元素,为徽县紫皮大蒜的独特风味产生提供了丰富而独有的营养,造就了其汁液粘重、芳香浓烈、辛辣适口、营养丰富的特点。
2014年7月28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徽县紫皮大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产品特点
外在感官特征
徽县紫皮大蒜单个重50克-75克、瓣皮乌紫、形状玲珑、鳞瓣饱满、肉质脆嫩、汁液粘重、芳香浓烈、辛辣适口。
历史渊源
徽县紫皮大蒜的栽培历史悠久绵长,从当地出土的现存于徽县文化馆的两只“西汉青铜蒜头壶”就可推知,汉代时徽县先民就认可和喜食大蒜。
另据《徽县志》230页26行史料记载,当地明代前就有栽培紫皮大蒜,占有居家菜园一畦,多为自产自销,偶有少量产品从南路通过嘉陵江永宁埠码头,沿江水向下游陕南、川北之地运销,从西路通过徽、成、康、武茶马古道向甘南藏区行销。
1979年,泥阳镇供销社为完成逐年加大的供给任务,投资扶持泥阳大蒜基地建设,当年鼓励柳巷、李磨、苟庄等村连片种植1900亩,年底以蒜苗、蒜苔、蒜头为主的“三蒜”收入达到25万元,壮大了集体经济,从此拉开了规模化种植“三蒜”的帷幕。从包产到户至1992年,受效益驱动和政府引导,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从1993年开始,由于徽县紫皮大蒜在西北市场日益走俏,价格逐年升高,蒜头收获后还能种夏玉米,群众种植热情高涨,产区由洛河流域迅速向千河流域的伏镇、栗川乡扩延,伏镇川的数万亩稻田一时为之起旱,改为蒜地。到20世纪末,紫皮大蒜产区已越过徽县东西界山——架子山,在西河流域的银杏乡、城关镇、水阳乡也开始大片种植,全县种植采苔采头蒜田4万亩,采苗蒜地3万亩。
21世纪以来,徽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大蒜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了《徽县川平地退出小麦创建高效田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全县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徽县百名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到村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把大蒜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这一时期,徽县大蒜产业不仅迎来了大规模发展的高潮,而且徽县紫皮大蒜也开始了质量的提高和品牌的创造。
2003年,以甘肃省列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建设为契机,徽县加快了无公害大蒜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和品牌商标注册步伐,制定了无公害大蒜地方试行标准,并大面积推广。
2004年以来,徽县蔬菜站先后承担了甘肃省列《徽县大蒜主要病害综合防治新技术示范》、陇南市列《徽县紫皮大蒜品种提纯复壮研究》、徽县列《种蒜脱毒试验研究》等课题,对大蒜的主要病害白腐病、叶枯病形成了一套综合防治技术,攻克了蒜瘟病难题,研究成果填补了陇南大蒜病虫害防治技术上的空白,达到了省内先进水平。
2005年,在获得无公害大蒜的基础上,又申认成功了A级绿色食品大蒜,注册了“陇珍”、“绿箭”、“神翠”、“紫衣”等“三蒜”专用商标,产品向专业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迈进。在百名科技人员下百村活动中,将32名中级以上科技特派员派入大蒜生产重点村,为“三蒜”产业基地的巩固、质量的提高把脉、开方。
2009年,为了加快“三蒜”产业化发展,徽县加快大宗农产品绿色认证,当年共完成了1.5万亩,6780吨绿色食品大蒜的认证工作,获得了绿色食品证书。
徽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在获得无公害大蒜、绿色食品大蒜的基础上,为加大原产地保护,又列专项资金,开展了”徽县紫皮大蒜”的地理标志产品登记工作,并在伏镇工业园区与外地投资商恰谈5万吨“三蒜”加工项目,科研、制种、种植、加工、包装、销售、认证、原产地保护等一条龙产业链逐渐完备。
生产情况
2006年,徽县共种植2.6万亩大蒜。
2007年,徽县共种植2.9万亩大蒜,其中泥阳镇大蒜、蒜苗种植面积5500多亩,仅大蒜面积就占5000多亩,而且全部实现了地膜覆盖和良种化,使大蒜产量和蒜薹产量明显提高。
2009年,徽县2.81万亩大蒜总产量达3645万公斤,总产值7839万元。
2010年,徽县共种植3.1万亩大蒜,总产量1.4万吨,总产值达8525万元。
2013年,徽县种植大蒜4.5万亩,产出蒜薹1350万公斤、大蒜3150万公斤,总产值达到1.89亿元。
2014年,徽县紫皮大蒜种植面积达4700公顷,蒜头、蒜薹、蒜苗总量为10万吨,产值2.12亿元。
2017年,徽县大蒜种植面积4.5万亩。
产品荣誉
2003年,徽县紫皮大蒜取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2005年,徽县紫皮大蒜取得A级绿色食品认证。
2007年,徽县绿色大蒜获得第十四届杨陵农高会农业科技项目“后稷奖”。
2014年7月28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徽县紫皮大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专用标志使用
1、标志
(1)徽县紫皮大蒜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内的徽县紫皮大蒜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徽县紫皮大蒜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徽县紫皮大蒜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使用标志,在其产品包装上统一使用“徽县紫皮大蒜”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
(2)每个包装上应标明产品名称、产品的标准、编号、商标、生产单位名称、详细地址、产地、规格、净重和包装日期、标志上的字迹应清晰、完整准确。
2、包装、运输、贮藏
(1)包装:徽县紫皮大蒜的销售,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包装,用于生产包装的容器如保鲜袋、塑料箱、纸箱等须按产品的大小规格设计,同一规格必须大小一致、整洁、干净、牢固、美观、无污染、无异味。
(2)运输:徽县紫皮大蒜的运输,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尽量采取冷链运输。
(3)贮藏:蒜头一般用100C以下的低温贮藏,蒜薹一般用2-30C的恒温贮藏。
历史文化
1993年,泥阳镇修建了当时陇南地区最大的蔬菜专业批发市场后,徽县紫皮大蒜声名鹊起,乡间谚语、歌谣随之产生,流传最广的谚语有:“伏镇的萝卜徽县的蒜,红川的女娃不用看(即个个都美)”、“徽县的蒜苗成山山,汉中的蒜苗靠边边”,“徽县的蒜苔陇南春的酒,看着闻着就香破口”,“油饼醮蒜,越吃越颤(美)”;被徽成小曲编入唱词在年节社火队演唱的有:“今年秋天我种蒜蒜,明年春天我打辫辫,挂在房檐凉干干,等到年关换钱钱”,“江洛香醋泡泥阳蒜,预防你娃肠胃炎,请你吃一瓣,就能解解馋,请你吃两瓣,就能发发汗,常吃常发身子健,不进医院不花钱”,“一头蒜,换块砖,百头蒜,换根椽,千头万头建新院,建成新院就把媳妇占”。
 
 
打赏
 
更多>同类特产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特产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  桂ICP备17006920号-2
美滋滋特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