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华中特产  华东特产  华南特产  北特产  西南特产  东特产  山东特产  湖北特产  四川特产  西北特产 

阳城县特产-阳城蚕茧

   日期:2024-04-22     来源:美滋滋特产网    浏览:94    评论:0    
核心提示:阳城县特产-阳城蚕茧阳城蚕茧,山西省阳城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阳城蚕茧以其茧大、粒匀、色泽好、茧层匀等优点闻名全
QQ浏览器截图20240422102208
阳城县特产-阳城蚕茧
阳城蚕茧,山西省阳城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阳城蚕茧”以其茧大、粒匀、色泽好、茧层匀等优点闻名全国,其解舒率、上车率、出丝率等在全国蚕茧质量抽样检测中,综合指标第一名,成为阳城的“金字招牌”。志产品保护。
产品特点
阳城蚕茧成品久、产量高、质量优而闻名于世。“阳城蚕茧”色泽好、上车茧率高、解舒率高、出丝率高、双宫茧少、黄斑茧少、紫印茧少、死笼茧少。
经农业部蚕桑产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阳城及全国同类产品进行对比分析,证实:“阳城蚕茧”与其它普通蚕茧相比,具有“一好二匀三高四少”的品质特性。
一好,即色泽好,具有独特的感观品质。阳城蚕茧呈白色,色泽雪白,颗粒椭圆微带束腰形,且均匀。用阳城蚕茧生产的白厂丝也是色泽鲜活洁白,生丝洁净≥94.00。
二匀,一是茧层大小均匀,二是薄厚均匀。
三高,一是上车茧率高,可达98%,其它同类产品与之不可比的;二是解舒率高,解舒率≥80%,远高于同类产品;三是出丝率高。
四少,即:双宫茧少、黄斑茧少、紫印茧少、死笼茧少。
历史渊源
阳城县古称获泽,是著名的蚕桑之乡,栽桑养蚕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阳城县的传统产业。 [6]
据考证,有史料记载阳城栽桑养蚕最早可上溯到商周时代。《竹书记年》记载:“商汤二十四年,大旱,王祷雨于桑林。雨。”《穆天子传》记载:“天子四日休于获泽,以观桑者,乃饮于桑林。”桑林即在今阳城县的蟒河镇,曾经是一个乡的所在地,也是商周时蚕桑的集中产地。周穆王之所以休于获泽,其目的就是为了观赏当地人民采桑养蚕的盛况,并在桑林之地召集各国诸侯,大摆饮宴以示庆贺。
“山近无村水近楼,小桥烟火数家秋。客来笑迎烹鸡黍,一话桑麻夜未休。”明万历年间吏部天官王国光刻在石碑上的诗文,生动描述了当时阳城蚕桑业的盛况。
清代,同治《阳城县志》记载:“缫户虽多,邑中不织绸缎,皆鬻外。”宣统《阳城乡土志》记载:“挽手、黄丝皆系外商驻买,黄丝约二万余斤,挽手六七千有奇。”当时阳城县里的商号东晋福曾为外地的蚕丝商人办理汇兑业务,可见蚕丝贸易相当可观。
民国初年,阳城外销商品中蚕丝价值为首位。
解放以后,阳城的蚕桑事业有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阳城县十分重视加强蚕桑产业的发展,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组织质量技监、农业和蚕桑等部门制定发布并组织实施了《桑蚕一代杂交种繁育技术规程》、《桑树栽培管理技术规程》、《阳城养蚕技术规程》等蚕桑生产技术标准,同时在全县普遍推广标准化大棚养蚕技术。
2005年,阳城县先后出台了“发展新品种密植桑园每亩补助300元、培育优桑苗木每亩补助300元,每张蚕种直补10元、每栋小蚕共育棚补助500元、每栋活动大棚补助500元、每片方格蔟补助0.6元”的优惠扶持政策,并制定了蚕茧保护收购价,极大地调动了全县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仅用2006年和2007年两年时间就栽植新品种密植桑园3.6万亩,一大批养蚕大乡、大村、大户脱颖而出。全县涌现出次营、寺头、芹池、演礼、董封、东冶等6个发种5000张以上的养蚕大乡,35个年发种500张以上的养蚕大村。已建成次营、寺头2个1.5万亩以上桑园乡镇,张家庄、董家岭2个双千亩桑园村,10个千亩桑园村,50个蚕桑示范园区村。全县有175个村年产茧达到1万斤以上,占总行政村数的37.5%。
2015年,阳城县建成具有全国一流水平的蚕种加密微机测控催青系统,蚕种孵化率达到98%;建有全国最优、山西第一、符合农业部GMP标准认证的蚕药厂,实现了养蚕消毒防病药物的自给自足;与南京农业大学明学科技有限公司联合,针对北方地区小蚕发育慢、蚕期易发病的问题,成功研发出温湿自控小蚕共育新技术,使得单张蚕种产茧增加10斤以上。
生产情况
21世纪初,阳城蚕茧年产量已突破300万公斤,位列华北地区之首,是中国三大优质蚕茧基地之一。 [1]
2010年,阳城县桑园面积达到8.5万亩,发种7.3万张,产茧675.4万斤,养蚕收入达1.3亿元,蚕农户均收入5200多元,人均收入1300余元。缫丝、饮品、丝棉被加工、桑枝产菇综合收入近1.8亿元。 [9]
2012年,阳城县桑园面积达10万余亩,年养蚕7.6万张,发种张数、蚕茧产量占晋城市的75%、山西省的60%,全县80%的村从事养蚕,其中175个村年产茧10000斤以上。“阳城蚕茧”品牌价值升值到9.95亿元,成为全国蚕茧的金子品牌。
2015年,阳城县桑园达到8万余亩,全年发种6.5万张,蚕茧产量600万斤,收入达到1.3亿元。 [6]
2016年,阳城县有桑园面积10万多亩,年养蚕7.2万张,生产蚕茧350万公斤,蚕农收入1.35亿元。年产蚕茧量约占晋城市的75%、山西省的64%,“阳城蚕茧”综合指标中国第一。
产品荣誉
用“阳城蚕茧”所缫的桑蚕丝,质地柔软,光润洁白,1979年、1983年、1989年连续获得国家金质奖,阳城缫丝厂因此成为中国缫丝行业中惟一获此殊荣的企业,也是中国第一个向美国出口白蚕丝的企业。
阳城县先后被确定为全国标准化蚕桑生产示范县、全国“东桑西移”基地县、全国GMP蚕药生产达标县、“阳城蚕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县和国家级蚕桑产业化新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县,在全国蚕茧抽样检测中综合指标排名第一。
2013年12月,阳城蚕桑习俗成功入选第四批山西省“非遗”名录。
专用标志使用
阳城蚕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山西省阳城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历史文化
相传,栽桑养蚕是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之妻嫘祖发明的,在距阳城县城50千米的云蒙山麓一个叫花石沟的小村,至今传颂着嫘祖娘娘教民植桑养蚕的动人故事。在距云蒙山不远的小尖山千佛寺里有一尊嫘祖娘娘的塑像,只见她神态端庄,面容慈祥,手里托着一条洁白的蚕儿,似还在专心地给蚕农们讲授养蚕知识。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周围数县以及河南等地前来朝拜的人们几乎挤破了山门。
阳城蚕农在长期的蚕事活动中,衍生了许多蚕谣、蚕谚、蚕事、蚕忌和蚕戏等民间活动,特别是蚕戏十分普及。该县泽城村原为秦获泽县故址,这里有一座蚕姑祠庙,何时所建已无法考证,祠内修有戏楼,楼前有一个能站立5000人的大广场,每年的三月初三蚕神生日,都要给蚕神唱3天大戏,沿袭至今从未间断过。据统计,阳城县有2个乡和5个镇都是以桑命名的,至于以桑命名的山川沟壑更是数不胜数。
 
打赏
 
更多>同类特产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特产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  桂ICP备17006920号-2
美滋滋特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