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肝菌是牛肝菌科和松塔牛肝菌科等真菌的统称,是野生而可以食用的菇菌类,其中除少数品种有毒或味苦而不能食用外,大部分品种均可食用。主要有白、黄、黑牛肝菌。
白牛肝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该菌菌体较大,肉肥厚,柄粗壮,食味香甜可口,营养丰富,是一种世界性著名食用菌。西欧各国也有广泛食用白牛肝菌的习惯,除新鲜的作菜外,大部分切片干燥,加工成各种小包装,用来配制汤料或做成酱油浸膏,也有制成盐腌品食用。
菌盖扁半球形,光滑、不粘、淡褐色,菌肉白色,有酱香味,可入药。大腿蘑营养丰富,味道香美,是极富美味的野生食用菌之一,可出口欧美、日本等国,深受外商欢迎。该菌菌体较大,肉肥厚,柄粗壮,食味香甜可口,营养丰富,是一种世界性著名食用菌。
牛肝菌在云南各地均有分布,产期为每年的6~10月。
2023年8月,在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四排山乡关弄村,发现几朵长在一起的特大牛肝菌,重达12.5公斤。
主要成分
多糖:组成牛肝菌多糖的单糖有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木糖和岩藻糖。
生物碱:从牛肝菌中分离出的生物碱主要有胆碱、腐胺、腺嘌呤等。
甾醇类化合物:主要是一些麦角甾醇及其衍生物。酸类化合物分离出的较多,如亚油酸、肉桂酸和尼克酸。此外还发现了可以作为色素类物质的酸类化合物,如牛肝菌素A和B,降褐绒菌素A。
幻觉诱发物:主要是迷幻剂,能引起“小人国幻视症”。
注意事项
营养丰富,清热解毒,所以食无所忌。但食用野生菌一定要炒熟煮透,若发现因食用野生菌而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头晕、站立不稳、幻觉等症状,要立即到附近的医院洗胃,进行救治,同时不要乱服药物,以免延误病情;要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并予以保存,以备检验;如果离医院较远,应及时大量饮用温开水或淡盐水,然后用手指、鸡毛等刺激喉咙反复催吐、洗胃,再及时送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