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华中特产  华东特产  华南特产  北特产  西南特产  东特产  山东特产  湖北特产  四川特产  西北特产 

巴宜区特产-大花黄牡丹

   日期:2023-05-30     来源:美滋滋特产网    浏览:175    评论:0    
核心提示:巴宜区特产-大花黄牡丹大花黄牡丹(Paeonia ludlowii (SternG. Taylor) D. Y. Hong),为芍药科芍药属的植物, 落叶灌木。茎基部
QQ浏览器截图20230530085920
巴宜区特产-大花黄牡丹
大花黄牡丹(Paeonia ludlowii (Stern & G. Taylor) D. Y. Hong),为芍药科芍药属的植物, 落叶灌木。茎基部多分枝而成丛;高达3.5米,根向下逐渐变细;叶两面无毛,上面绿色,下面淡灰色,叶柄长9-15厘米,小叶近无柄;花序腋生;花径10-12厘米;花梗稍弯曲;花瓣纯黄色,倒卵形;花盘高仅1毫米,黄色,有齿;柱头黄色;朞荚果圆柱状;种子大,圆球形,深褐色;花期5月至6月上旬,果期8-9月。
大花黄牡丹是西藏特有植物。仅产于中国米林、林芝两地,且仅分布在中国西藏林芝地区八一至米林70千米的狭长地带,生长于海拔2900-3200米的中国雅鲁藏布江河谷及山坡林缘。目前野外存活仅6000株左右,且仅分布在中国西藏林芝地区八一至米林70千米的狭长地带。大花黄牡丹喜光、喜温暖,不耐瘩薄,畏炎热。繁殖方式为种子繁殖。
野生大花黄牡丹是极为珍稀的牡丹观赏和育种材料,数量逐年下降,属于中国西藏频临灭绝的保护植物。
主要价值
大花黄牡丹的花具有观赏价值,根被作为常用藏药入药,既是宝贵的花卉种质资源,又是名贵的藏药材资源。
保护措施
野生大花黄牡丹是极为珍稀的牡丹观赏和育种材料,数量逐年下降,属于中国西藏频临灭绝的保护植物。 
大花黄牡丹仅分布于我国西藏东南部地区,在自然条件下天然更新缓慢,种群数量少,野生种群面临着濒危的风险,导致其濒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迫切需要有效的保护措施和繁殖手段对大花黄牡丹进行资源保护。
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 植物的原始分布区域最适宜植物的生长繁殖,在大花黄牡丹分布地设立自然保护区作为就地保护场所,封育保护野生资源,严禁人为采挖和减少牲畜活动,保护与恢复原生生境,为大花黄牡丹的生长繁殖与天然更新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种子库、活体栽培、离体保存和DNA库等均为迁地保护的主要措施。其次需重视种质资源的收集,通过种质资源库将野生大花黄牡丹资源进行长期保存,以抵御未来不可预测的风险。研究表明,大花黄牡丹的引种试验在我国多地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引种至豫西山区的大花黄牡丹各生物学特征与原产地大致相同且稳定,同时出现了实生苗5年开花这一原生地没有的性状。因此可在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和遵循其繁殖规律的基础上,寻找适宜的迁地区域与迁地环境,利用种子引种驯化,建立种质保护园圃,开展大花黄牡丹资源的迁地保护工作。 
开展资源调查与生境地群落特征研究 由于分布地的特殊性,需要对大花黄牡丹的地理分布和生境状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资源调查,只有了解真实的资源分布数量及分布特征,结合分布地的气候、地理、地质、土壤等信息,才能更好地制定详细的保护策略。物种存活的载体是群落及其环境,濒危物种生境地群落结构及其环境对物种的存活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大花黄牡丹与生境地群落特征的关系,深入生境地进行群落调查,总结分析出适合大花黄牡丹生存的环境类型,可为大花黄牡丹的保护提供相关依据。 
开展种苗繁育技术研究与规模化人工培育 自然条件下,大花黄牡丹仅靠种子繁殖,且大花黄牡丹种子繁殖时,在播种当年存在上胚轴休眠现象,只生根不发芽,传统播种育苗周期长达2年,存在发芽率低、成苗时间长的现象。在后续研究中,需进一步开展大花黄牡丹种苗繁育技术研究,同时大力推广大花黄牡丹育苗、栽培技术,通过人工繁殖育苗,缩短自然繁殖周期,提高成苗率,实现规模化高效快捷育苗,缓解自然更新的压力。
 
打赏
 
更多>同类特产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特产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  桂ICP备17006920号-2
美滋滋特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