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华中特产  华东特产  华南特产  北特产  西南特产  东特产  山东特产  湖北特产  四川特产  西北特产 

爱辉区特产-黑河马

   日期:2023-05-25     来源:美滋滋特产网    浏览:176    评论:0    
核心提示:爱辉区特产-黑河马黑河马,黑龙江省黑河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黑河马是在蒙古马基础上经多品种杂交改良、长时间选育提高
QQ浏览器截图20230525075026
爱辉区特产-黑河马
黑河马,黑龙江省黑河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黑河马是在蒙古马基础上经多品种杂交改良、长时间选育提高形成的地方优良品种,具有抗寒抗病力强、适应性好、耐粗饲、品质优良等突出特点,其肉纤维较粗,脂肪少呈黄色,肉质鲜嫩,略带香味。
2019年6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黑河马”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黑河马为中型马,头中等大,眼大、身长,鬐甲明显,结构匀称,体质结实。前胸较宽,后驱丰满,使役和产肉性能俱佳。四肢健壮,蹄质坚实。毛色光亮,以骝毛、栗毛为主,青毛黑毛次之,其他毛色较少。性情温顺,威武有悍威,对本地适应性强,适合常年放牧,抗寒力强。
黑河马马肉棕红色,肉纤维较粗,脂肪少呈黄色,肉质鲜嫩,略带香味。
历史渊源
据《龙沙纪略》、《爱辉县志》记载,早在17世纪之前的清雍正年间就有索伦人迁居黑龙江沿岸一带,养有大量马匹。《龙沙纪略》记述:“索伦产马,身大足健,毛短而泽……”。
1962年《黑河马调查报告》论述,索伦马与黑河马血缘关系密切,是黑河马育成最早参与品种之一。17世纪中叶,居住在黑龙江上游的达斡尔族是半农半牧民族,饲养较多的牛羊,活动在大小兴安岭之间的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常用鹿茸、貂皮等猎物换取索伦马和牛羊,是供用驯鹿和骑马狩猎的游牧民族,并引进蒙古马血液、培育出善于狩猎的鄂伦春马。
《爱辉县志》记载,清康熙二十四年(1885年),清廷包奇题称:“由吉林至爱辉城设驿站二十五处,各驿站都养数匹良马。”庚子之役(1908年)以前,江东华人与俄人杂居,有大量俄杂血马与黑白牛流入黑河沿江一带,对黑河马育成起到重要作用。
根据屯垦、戍边的需要,清政府鼓励发展养马业。《爱辉县志》记载:“1935年(清道光十五年)无马兵丁,每名借给银两,自行购置马匹,皮烙印。”清同治初年,吉林将军富明调鄂伦春马五百骑,剿吉林马贼,追击甚力、枪法无敌,一战而剿除之。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六月,黑龙江城副都统凤翔,调鄂伦春马五百骑与俄交战。这充分说明,黑河市早期的畜牧业是以养马业为主,主要用于戍边和交通运输。
17世纪以后,随着各地移民的迁入和土地开发利用,黑河市农业、林业、采矿业(主要是采金)的发展,养马业的作用不仅限于骑乘和交通运输,更成为农业生产、林业采伐和矿业开采的主要动力。据历史资料记载,一般农家养马三五匹,地主、庄园养马一二十匹,矿业主和木材公司都有自己的马群。
20世纪初叶,随着当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内地人口的大批流入,黑河马养殖发展很快。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前后,由于战乱和时局动荡以及畜病流行,黑河市畜牧业遭到严重破坏,各种畜禽都下降百分之二三十。
2016年,黑河市六次党代会提出构建现代畜牧产业新体系发展战略,把“两牛一猪一马”作为全市畜牧业发展重点,黑河马养殖市场活跃,马匹存栏数量、养殖户数量、规模养殖户数量逐年增长。 
2018年,黑河市政府第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黑河市马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18—2020年)》。
生产情况
1949年,黑河市保有马35700匹。 
2018年,黑河马养殖规模达30000匹。
产品荣誉
2019年6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黑河马”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专用标志使用
(1)符合下列条件单位和个人,可以向登记证书持有人申请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①生产经营的农产品产自等级确定的地域范围;
②已取得等级农产品相关的生产经营资质;
③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质量技术规范组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④具有地理标志农产品市场开发经营能力。
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应当按照生产经营年度与登记证书持有人
签订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协议,在协议中载明使用数量、范围及相关的责任义务。
(2)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享有以下权利:
①可以在产品及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黑河马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等);
②可以使用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宣传和参加展览、展示及展销。
(3)农产品标志使用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①自觉接受登记证书持有人的监督检查;
②保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质和信誉;
③正确规范的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4)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质量控制追溯体系,农产品地理标志持有人和标志使用人,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质量和信誉负责。
(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冒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和登记证书。
(6)鼓励单位和个人对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社会监督。
 
打赏
 
更多>同类特产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特产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  桂ICP备17006920号-2
美滋滋特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