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华中特产  华东特产  华南特产  北特产  西南特产  东特产  山东特产  湖北特产  四川特产  西北特产 

堆龙德庆县特产-藏獒

   日期:2023-05-15     来源:美滋滋特产网    浏览:145    评论:0    
核心提示:堆龙德庆县特产-藏獒藏獒(藏语:Dokhyi,英语:Tibetan Mastiff)是由藏族牧民所培育的高大凶猛的护卫犬,又名西藏獒犬。该犬体
QQ浏览器截图20230515144345
堆龙德庆县特产-藏獒
藏獒(藏语:Dokhyi,英语:Tibetan Mastiff)是由藏族牧民所培育的高大凶猛的护卫犬,又名西藏獒犬。该犬体形高大,体格强壮,结构匀称,肌肉发达;成年藏獒体重45~70千克,体高60~72厘米,体长70~82厘米。广泛分布在海拔2700米以上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区域,适应高寒缺氧气候,短跑时速较快,偏肉食。该犬性格倔犟,攻击能力强,对陌生人有强烈的敌意;忠于主人,记忆力强。
藏獒力大,足以使只小金钱豹或三只恶狼败阵,这使它们赢得“神犬”美誉,藏獒也是世界上唯一敢与猛兽搏斗的犬类。藏獒在藏族家庭中普遍受重视。在荒无人烟的高原上,一旦出现野兽侵袭,唯有藏獒能助一臂之力,救助牧主。藏獒可作为畜牧犬、护卫犬和伴侣犬,是中国优秀的原始地方品种。
藏獒的祖先,其来源应当是在距今8000~10000年前活动在青藏高原的野犬和狼,但来源于豺的可能性很小。因为豺个体较小,血缘上应与藏区小型犬相近,而且中国的豺主要分布在南方,对藏獒的影响较小。
有资料表明,藏獒最早是由中国藏族的先民在4000~5000年前生活在中国黄河中上游地区的古代羌族人驯化并培育成功的,培育历史已近3000年,因此历史上藏獒被中国人称谓“羌狗”。其核心产区在中国甘肃、青海、四川三省交界处,即被称为“黄河第一弯”的甘肃省玛曲县、青海省久治县和四川省若尔盖县。该地理区域具有高海拔、低气温、强辐射、多降水和强对流天气状况等自然条件,又具备环境闭塞、交通不便、人烟稀少、“地理隔离”典型等社会生态环境,这些都对藏獒品种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一带的藏獒1993年被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畜牧局正式命名为“河曲藏獒”。相关资料已证明,“河曲藏獒”是中国最古老、最原始的藏獒品群,也是最优秀的藏獒品群。藏獒在产地牧业生产和群众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牧民群众最得力的助手,被誉为“草原的保护神”。 
中国的藏獒在漫长的品种培育历史进程中,受到青藏高原严酷自然条件的陶冶和牧民群众的严格选择和精心培育,形成了刚强、勇武、坚毅、忠诚的秉性和气质,铸就了藏獒协调的体形结构、高大强壮的体躯形态、粗糙紧凑的体质类型、威猛强悍的气质秉性和对产区自然与社会生态环境良好的适应性,体现了中国固有的原始地方品种在体形外貌、生产力方向和适应性等方面高度的协调性和一致性的特征。
1271年,马可·波罗离开故乡意大利,开始了他漫长的东方之旅,他是第一个广泛周游世界的人,也是第一个见到藏獒并为之惊叹的西方人。马可·波罗在中国四川旅行时,第一次见到了藏族商人及他们的狗。他叙述道:“在这个省,有大型犬,如此勇猛和大胆,以致两只狗联合能攻击一头狮子,当狮子出现时,它们勇敢地盯着它,但狮子不能碰到这些狗,因为它们能敏捷地避开进攻”;“它们非常强壮,能够猎取各种野兽,特别是庞大而凶猛的野牛。”马可·波罗所叙述的狮子,其实是虎非狮。但两只藏獒能联合攻击老虎毫无畏惧,所具有的勇气和斗志足以令观战者赞叹不已。
1873年,英国养犬俱乐部(KC)正式将来自中国西藏的獒犬称为藏獒。1874年,又有2头藏獒被带入英国,并在1875年12月的宫廷犬展中展示。从那时起到1928年,仅有零星的藏獒出口到英国及欧洲。1982年第一个藏獒准则被英国养犬俱乐部采用,此准则亦被世界犬业联盟(FCI)于1988年所采用,在其分类中被列入第一组。
衍生品种
据史料记载,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吐蕃王朝统一诸羌后,在人工培育下羌狗逐渐演变成藏獒,并进入中亚西亚。早在公元前,英国的腓尼基人就从中亚细亚将藏獒引入欧洲,因其凶猛无敌,与熊、狮等搏斗,以供高官贵族欣赏。英国入侵意大利时把该犬作为军犬驯养并在罗马一战成名,被誉为“无敌神犬”,后来,经过改良和培育,成为英国獒犬。13世纪初,藏獒随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进入西方,成为改良当地犬种的祖先,许多欧洲的品种如瑞士的圣伯纳犬 、英格兰的英国老式牧羊犬 、法国的大白熊犬以及德国的大丹犬等都可能含有藏獒的血统。 
外形特征
体形外貌:体形高大,体格强壮,结构匀称,肌肉发达,体长大于体高;背腰宽平,前后宽度基本一致;胸宽、深至肘位,肋骨部分有弹性;腹部微收;臀部宽短;背线侧观,髂关节比前肩胛骨峰部略高。成年藏獒体重45~70千克,体高60~72厘米,体长70~82厘米。
头部:头大额宽,颈毛厚,呈皱领状;顶骨略圆,宽广且平;吻部粗短丰满,微呈方形;上唇紧贴犬腭,微呈吊唇;下唇不吊垂;牙齿有力且排列整齐,呈剪刀状咬合;两耳下垂,紧贴头的两侧,长宽比例接近,呈“V”字形;耳背有饰毛,平贴颊部。眼小呈杏仁状或三角状,大小适中;眼球为褐色或黑色,四眼型的眉心侧有对称的黄色圆点。下眼睑外翻或眼球下陷均为缺点;鼻形宽大,鼻孔圆形。鼻和唇多呈黑色;白色藏獒的鼻和唇呈粉红色。
颈部:粗壮,长度适中;颈毛丰满,由肩部延伸至前襟,长而密的颈毛形成独特的皱领状;颈下松弛下垂,形成环状皱褶。
胸部:深阔发达,双腿间距大,肋骨开张良好。
前肢:粗壮直立且相互平行,肩位与地面垂直。 
后肢:有力,肌肉发达,关节坚实;后膝关节角度适当,少许倾斜,脚跗关节低;从后观察其两肘垂直平行。
脚趾:脚趾靠拢且大小适度,趾拱、足垫厚而坚韧,呈猫爪状。
被毛:独特的双层被毛,底层被毛细密柔软,外层被毛粗长;被毛长度8~30厘米。按颈毛、臀毛、尾毛、背毛、体毛、腿毛、脸毛的顺序长度逐渐递减;颈毛、臀毛、尾毛较长;头和四肢下部毛短。
毛色:藏獒的毛色类型主要有4种:①黑背黄腹(铁包金):黑背,黄色或棕红色腿毛,两眼上方有两个明显对称的黄色或棕红色圆点(俗称四眼);头部、前胸部及四肢的黄色或棕红色对称分割;前后爪部黄色或棕红色或覆有黑斑(点);毛色齐,颈下方或胸前有白色斑块(胸花)。②黑色:全身黑色。③黄色或棕红色:全身毛色为金黄、杏黄、草黄、橘黄、红棕,被毛有黑色毛尖。④白色:全身白毛,微黄。 
尾巴:尾根粗毛密长,卷于臀上,下垂时尾尖卷曲。尾型以菊花状为佳。
栖息环境
藏獒主要栖息在平均海拔2000~4000米的牧区或半农半牧区。其原产地玛曲草原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属于寒温潮湿高山草甸草原,该地区具有低气温、高海拔、强辐射和蒸发量大等特点,是中国青藏高原最主要的草地类型。玛曲草原的自然生态环境属于青藏高原高寒湿润气候区,平均海拔3300~4000米,年平均温度为0.3~1.4℃,绝对最高气温25.5℃,最低气温-34.4℃,气温年变化幅度小而日变化幅度大,昼夜温差达25℃左右。年降水量平均为664.2毫米,每年4~9月份局部地区常有冰雹,降雹过程短促猛烈,最大雹重11.3克。霜期从每年8月中旬到翌年6月中旬,纯牧区无绝对无霜期。雪期从10月至翌年4月约7个月,积雪深度一般为5~8厘米,最深20厘米。受北方寒流的影响,该区域多有暴风袭击,最大风力达到7~9级,全年日照时数达到2025~2519小时,由于日照强、多劲风,蒸发量大,可达1175~1320毫米,为降水量的2~3倍。
生活习性
日常行为
在气温与海拔及其他自然因素或者称为自然生态条件的长期综合影响下,藏獒具有高大的体型、强壮的体魄、刚毅的气质秉性等一系列适应于藏高原生态环境的生物学特征,具有对高海拔、强辐射、低气温低氧压等高原环境特殊的适应性。这种适应性的外观表现随处可见,如藏獒体型高深长,具有双层被毛;藏獒种群内98%以上的个体具有深毛色和深色皮肤,可以有效防止高原强烈紫外线对其深部器官和组织的伤害;藏獒具有宽深的胸廓,使得呼吸液循环系统得到了充分的发育,为藏葵在高原缺氧环境下的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氧气,保证了藏獒在外出觅视草原、看护毡房时迅猛出击、勇敢搏击的能力。
在高原牧区,白天藏族牧民通常会将藏獒拴系起来,夜晚放开,任由藏獒自己去觅食或巡视,几千年来,这种饲养管理方式使藏獒具有“昼伏夜出”的行为习性,藏獒多在白天嗜睡,夜间十分机敏和兴奋,每当夜幕降临,藏獒即如临阵的卫土,毫不迟疑地奔向草原、奔向高山,履行自己的职责。据研究统计,藏獒夜间的巡走路程平均可以达到20千米,面积达到50平方千米。
藏獒寿命16年左右,20年以上极为少见。
藏獒狩猎有三种情况,一是牧民把它作为专业的狩猎犬。二是寻求食物充饥,主动去扑杀猎物。三是为保护牛羊去扑杀猎物。藏獒狩猎方式,既可单独狩猎,也可群体协同狩猎,既有孤胆英雄的气概,又表现出协同作战的精神。藏獒的狩猎对象小至老鼠,大至狼、豹子、藏马熊。藏獒的打斗本领极高,选准对方颈部一招使其致命,藏獒的最大咬合力可达300千克。 
斗争行为
争斗行为是藏獒个体间在发生冲突时的反应,由攻击与逃避两部分组成。当两个陌生的藏獒个体相遇时,双方都面临进攻或逃走的矛盾。所以,从个体生存的角度,在面对强手时以逃为佳,所以逃避实质是争斗行为里的一种消极形式。同理,不动反应则是逃避行为的一种特殊形式。
攻击行为一般都是在同性别藏獒个体间进行,有时也能指向异性。藏獒用于种内的攻击行为纯属竞争的性质,所争的对象有生物的和非生物环境(如配偶、食物、栖身住所、交配场地等),藏獒的种内争斗多会造成伤残,但争斗行为是藏獒群体内建立次序所不可缺少的,是藏獒社会行为中的一种。在争斗中优胜的藏獒,可以获得在交配、食物等诸多方面的优先和特殊,但同时也须承担相应的责任,诸如保卫领地、护卫群体等功能。所以,藏葵的争斗行为有许多生物学意义,它能促使藏葵以个体、配偶或小群为单位,在栖息地保持均匀的分布;能在群体过大时迫使多余的成员转移疏散,特别是种内争斗在自然交配时利于藏獒保持优生,使强者多留后代,保证种群的强盛,但在人工选配时不会产生以上作用。
藏獒个体间的争斗旨在驱逐对方但是很凶猛的藏獒,在争斗时往往会使用致命的手段。不过群内藏葵的争斗大多采取一种无害的形式,所以这类争斗也叫形式化的争斗。它实际上要比杀伤性的争斗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力量。藏獒群内的争斗的形式基本上是相同或相近的,表现有规则性,如开始时先发声威吓,只要对方退让,争斗即告结束。
分布范围
藏獒分布于中国青海、西藏、甘肃、四川、新疆乃至陕西、宁夏、云南和贵州等地。中国以外如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也有藏獒分布。
类群
分布范围
藏獒西藏型
分布在喜马拉雅山南侧及藏北地区。
藏獒青海型
分布在青海省玉树、果洛及周边地区。
藏獒河曲型
分布在河曲地区(黄河的第一弯曲部,包括青海省久治县、甘肃省玛曲县、四川省若尔盖县)。
繁殖方法
交配事项
藏獒每年9~11月间发情,母犬会出现一系列发情表现:
母犬外阴肿胀达到最大,表现外阴柔软,并出现开始消褪,同时,分泌物由稀变稠,阴道排出的分泌物由血样至淡黄色,阴道血分泌物消失;
抚摸母犬尾根部,母犬站立不动,出现“静立反射”。尾巴很快偏向一侧,而且偏向的幅度较大;并且外阴有往上提的表现。
出现以上症状后的第2~3天,即可对发情犬进行交配,1次/天或隔天再配1次,可使母犬怀孕。再次配种时间选择:一般是在藏獒母犬发情第13天时交配,个别藏獒是在第1次发情的18天、23天、32天交配,才可受孕。交配时间数据还需要养殖人员实践观察总结,不断积累经验。
注意事项:用公犬试情时,一般可以判断母犬是否发情,但可能出现一些特殊情况,实践中应加以注意:①公犬看不上母犬,公犬没有相应动作和反应;②没有经验公犬不管母犬是否愿意都出现交配动作;③母犬看不上公犬而不让公犬交配;④母犬没有排卵但也让公犬交配。
分娩能力
藏獒每胎可产仔5~12只,多的可达15只。藏獒有高度自我控制分娩的能力,无论初产或经产母犬,都能自行分娩。藏獒脐带很坚韧,不能自然断裂,脐带被咬断时很少出血。在母犬体质太弱而不能顺利分娩时,应进行人工助产。助产者应先矫正胎位,然后趁母犬开始努贵时将胎儿小心向外牵引。胎儿产出后,如果母犬过度虚弱,助产人员即应迅速撕破胎膜,用纱布擦去仔犬口鼻中的黏液,以防胎儿窒息;然后在距肚脐2厘米处剪断脐带,用5%碘酒消毒剪断处。 [
牧民饲养的藏獒,断奶时间在3~4月龄,有的甚至到5~6月龄。笼养藏獒15~20天时就开始补奶。30~40天时就要断奶,饲喂日粮。
母性行为
藏獒有很强的母性行为,主要有做窝行为、育幼行为、护仔行为等。正常的母犬在哺乳期间,性格会发生明显的改变,比如不允许别的犬接近自己的幼犬,甚至对饲养人员也保持谨慎态度,母犬很注意防卫产仔安全,一有动物和人靠近产窝,它就双目直视,嘴里发出警告声音。哺乳时很少离窝,以偎卧供暖。当幼犬13天左右双眼睁开后,母犬才肯离开幼犬短暂时间。直到幼犬长到40日龄左右时,活动能力已比较强,母犬方允许饲养人员温和接近幼犬,但警惕性仍很高。母犬辨别自己幼仔的方法是通过奶味、尿味来实现的。在仔犬将会吃食时,母犬常会吐出部分咀嚼好的食物喂给仔犬,这些行为都是对后代生存和生长有利的天性。
保护现状
种群现状
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孙丽华等报道,20世纪80年代中国藏獒的数量应在30万~40万只,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藏獒平衡群体(孟德尔群体),保证了千百年以来藏獒的世代繁衍和更替。在该群体中汇集了丰富的藏獒的性状基因,形成了丰富、稳定、平衡的藏獒品种基因库。
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历史的、社会的、经济的各种因素的影响,每年有相当数量的人员赴藏区选购藏獒优良个体,其结果不仅造成产区藏獒数量的变化,影响到藏獒品种基因库的平衡和稳定,而且由于伴随优良个体的大量流失,也必然造成藏獒品种基因库内优良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藏獒品种基因库的稳定,影响到了藏獒品种资源的保护。
威胁因素
由于人们错误地引种,错误、盲目地对藏獒的选择、饲养、培育和极度的商业炒作所造成藏獒产地种群资源迅速流逝,品种资源保护受到严重威胁,藏獒品质性能被人为扭曲和破坏以及环境嘈杂、食料变化、疫病侵染等生存环境的恶化对藏獒的严重影响。
除在藏獒品种形成中人类的作用外(人工选择的作用),人为因素对藏獒的影响主要是部分人士出于商业炒作的目的,盲目引种,不科学的饲养和管理,使千百年来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獒被大批贩运到中国内地后,在生活环境、饲养管理方法、选种选配技术、选育方向等诸多方面对藏獒所产生的在体型、体质、品质性能和适应性等诸多性状的影响。这种人为影响虽然没有自然影响的作用持久、稳定,但在一个相对的时间段中,人为因素对藏獒的影响比自然因素更直接、更强烈。因为其直接改变乃至破坏了藏獒作为护卫犬所应具备的体型外貌和体质类型。
保护措施
1993年,中国在国内制定了第一个藏獒标准——甘肃省地方标准《河曲藏獒》,标准规定了河曲藏獒的体型外貌生理特征、习性和分级评定;
2002年,甘肃省在修订《河曲藏獒》标准的基础上颁布了《藏獒》标准,标准规定了对藏獒品种性能鉴定的要求和对藏獒体型外貌、体尺、毛色、适应性与气质评定的分级评分,标准中明确规定了藏獒的体质类型应当是粗糙紧凑型;
2003年,河南省颁布了藏獒地方标准《中国藏獒》,标准规定了中国藏獒的术语和定义、品种特征与特性、评定方法、后代品质、综合等级评定及评定规则;
2010年,农业行业标准《藏獒》颁布实施,规定了藏獒定义、体型外貌基本特征,适用于藏獒品种登记、品种鉴定和等级评定;
另外,美国藏獒协会也制定了“藏獒品种标准”(包括美国藏獒协会藏獒标准 Ⅰ、Ⅱ)。 
制定“藏獒标准”,首先应有代表性,能反映藏獒基本的生物学特征和水平,其次该“标准”应有导向性,能引导和推进中国国内对藏獒的选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保护藏獒品种资源的同时,充分发挥藏獒的各种性能,满足社会对藏獒需求的新高度、新水平,不断推进藏獒的选育。
主要价值
藏獒的功能极为广泛,它能护卫、追踪、狩猎、防暴运输、传递主人信息等。但是,人们传统上习惯于把它定位为护卫犬。藏獒是藏族牧民最忠实的伙伴,最可靠的朋友、最得力的助手。藏獒被公认是世界上惟一不惧怕暴力的犬品种。此犬忠于主人,与牧民相依为命,百般温顺,与主人风雨同舟;在最危险的时刻,藏獒又会挺身而出,勇敢搏击,牺牲自我;藏獒有惊人的记忆力,忠于职守,能辨自家的每只牛羊,看护主人的草场、毡房、棚圈,绝不容许外人偷窃或侵入。藏獒一生只服从主人的命令,它能自然地把家庭成员等级化。它首先保护第一主人。
在大雪封山或主人遇到灾难时,藏獒能做为主人的信使把信息传递出去寻找救助人员,藏獒可作为运输工具把粮食等生活用品运送回家解燃眉之急,一般情况下一条成年公藏獒一次能驮5~6千克物品。
扩展阅读
据史料记载,中国元代养犬已正式服务于军队,《元史》记载:“辽阳等处行中书省所辖,狗站一十五处,元设站户三百,狗三千只,以狗供役之驿站也”。成吉思汗远征亚述人、波斯人和欧洲时,曾征集大批藏獒服役军中,并立下赫赫战功。清乾隆年间,陪同西藏班禅大师东进的清政府驻藏都统傅清进将1只红棕色藏獒带到北京,立即引起朝野轰动。朝野上下都为该藏獒的英姿、气势而赞叹。为此在清王朝供职,专为乾隆皇帝画像的意大利画家朗士宁受乾隆旨意,为该犬作画。画中藏獒遍体通红,气薄云天。该画卷因之而为世界名作,现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打赏
 
更多>同类特产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特产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  桂ICP备17006920号-2
美滋滋特产网